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队伍 > 研究人员 >
姓名:景传勇 [博士生导师] 性别:男职称: 研究员 电话:62849523E-mail:cyjing@rcees.ac.cn组别:环境污染物微界面过程研究组 研究方向:环境污染物微界面过程;环境分子和界面化学过程.招生专业:环境科学

简历:

        景传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5月获美国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IT)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后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 5月起在SIT担任助理研究教授,直至200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景传勇教授长期从事与环境科学和环境分析相关的研究。承担过美国新泽西州环保局(NJDEP)和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了美国DOE和NSF的科研项目,有科研管理和组织的经验和能力,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在有机砷和无机砷的形态分析方面有一定的独创性,通过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和模型计算,定量地确定了氧化还原、吸附、沉淀等环境化学过程对污染物的形态转化和归趋的影响;研究了砷在水体和固体废弃物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首次指出了美国现行鉴定毒害固体废弃物的标准方法(TCLP)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在著名的环境科学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7篇论文;而且被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评选为2005年度"Science Highlight", 在其网站和年度总结报告中做专题介绍(http://www.nsls.bnl.gov/newsroom/science/2005/11-Jing.htm);在美国化学会(ACS)出版的《Biogeochemistry of Environmentally Important Element》一书中撰写独立综述章节“A Review of Redox Transformation of Arsenic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景传勇教授的研究领域还包括环境纳米科学,研制出了新型的纳米材料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吸附、富集,并且从分子水平直接测定和研究环境污染物在固-液界面上的微观吸附机理和过程,确定污染物富集到纳米材料上的表面几何结构信息,即配位原子种类、配位数及键长(精确到10-10 m)。应邀在美国土木工程协会(ASCE)出版的《Nanotechnologies for Water Environment Applications》书中,撰写有关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应用的章节。

社会任职:

应邀担任《环境化学》、《科学通报》编委

承担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1425016、环境地球化学、2015/01-2019/12400万元、在研、主持。

2)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2015CB932000、功能纳米材料在地下水体优控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基础研究、2015/01-2019/081500万元、在研、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3123、吸附态砷的氧化还原转化与释放机理、2014/01-2017/1290万元、在研、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41023005、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微界面吸附行为研究、2011/01-2014/12200万元、已结题、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977098、砷氟复合污染的共去除及其相关机理研究、2010/01-2012/1235万元、已结题、主持。

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专项课题,2009AA061603、优控污染物监测新技术与质控产品研制、2009/01-2011/121000万元、已结题、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20847002、腐殖酸对砷吸附的影响机理研究、2008/01-2008/128万元、已结题、主持。
  
8)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 2011YQ030124、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仪器研发与应用、2011/10-2015/9232.64万元、在研、参加。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621703、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2010/01-2012/1255万元、已结题、参加。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890112、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2009/01-2012/1250万元、已结题、参加。

获奖及荣誉:

(1)获得的人才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08/01-2012/12200万元。
(2)获第九届国际PTS会青年科学家奖(2012
(3)中科院
百人计划终评优秀(2013
(4)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2013,主要完成人)

代表论著:

1.Yan, W.; Wang, H.; Jing, C.* Adhesion of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to goethite: A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ic stud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50, 4343-4349.
2.  Sun, Z.; Du, J.; Yan, L.; Chen, S.; Yang, Z.; Jing, C.* Multifunctional Fe3O4@SiO2-Au satellite structured SERS probe for charge selective detection of food dye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6, 8, 3035-3062.                                                        
3. Yan, L.; Du, J.; Jing, C.* How TiO2 facets determine arsenic adsorption and photooxidation: spectroscopic and DFT studies.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6, 2419-2426.                                                                                                              4. Du, J.; Xu, J.; Sun, Z.; Jing, C.* Au nanoparticles grafted on Fe3O4 as effective SERS substrates for label-free detection of the 16 EPA priorit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6, 9           
5. Haixia Tian, Qiantao Shi, Chuanyong Jing*, Arsenic biotransformation in solid waste residue: comparison of contributions from bacteria with arsenate and iron reducing pathway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49, 2140-2146.                                                                                       
6. Li Yan, Yuying Huang, Jinli Cui, Chuanyong Jing*, Simultaneous As(III) and Cd removal from copper smelting wastewater using granular TiO2 columns. Water Research 2015, 68, 572-579.                                                          
 7.Jingjing Du, Jinli Cui, Chuanyong Jing*, Rapid in-situ identification of arsenic species using a portable Fe3O4@Ag SERS sensor. Chemical Communication 2014, 50, 347-349.                                                                      
8.Jinli Cui, Jianbo Shi, Guibin Jiang, Chuanyong Jing*, Arsenic levels and speciation from ingestion exposures to biomarkers in Shanxi, China: 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47, 5419–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