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消息 > 正文

【转载】追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足迹

发布时间:2013-12-31 15:22:0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它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全球重大的环境问题,它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前沿领域。                               

实验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实验人员在南极考察

 

        南极再度迎来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

        前不久,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庆华研究员顺利到达中国南极长城站,开始为期3个月的极地科考项目——“南极地区有机氯化合物手性特征调查研究”。

       对于从事环境化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对于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环化毒理室)的研究人员来说,去南极研究有机氯化合物,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并不算稀奇。

    开创有机污染物研究的先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全球重大的环境问题,它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前沿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桂斌这样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研究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是环化毒理室最主要的使命之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更是研究的重点。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可长距离迁移、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有机污染物。它主要分为有机氯杀虫剂、工业化学品和非故意产生的副产物三类。

  江桂斌介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四个特点,第一是很难消除和降解,依据环境条件,有的物质数十年都很难在自然环境下消除;第二是在食物链中呈富集和放大效应,比方说有的污染物在水体中含量很低,但在食物链的高端生物体中含量就要高很多;第三是能长距离传输;第四是这些污染物毒性非常强,容易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或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特性。

  上世纪70年代,环化毒理室即率先在国内开展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相关研究和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的建设,在环境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研制、污染分布与演化趋势、污染物形态与环境化学行为以及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基础性的系统研究,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奠基性贡献。

  可以说,我们实验室开创了我国POPs研究的领域。江桂斌进一步表示。早在1993年,实验室就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科学第一个重大项目。2003年,实验室又获得我国POPs研究的首个“973”项目。

  目前,实验室以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环境化学行为及其生态毒理效应为主要研究方向。现有固定人员约5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近期实验室还招聘了在美国有多年研究经验的Francesco Faiola博士为课题组长,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实验室具备了国际水平的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仪器设备平台和国内首个环境样品库,其中二恶英实验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它曾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示范实验室,并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合格实验室认可。江桂斌说。

    从极地到高原的研究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化毒理室承担和完成了大量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目前正主持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973”项目和“863”项目等。

  而科研人员的足迹,则几乎包括了全世界范围内极高极寒的角落。从海拔8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和北极大地,环化毒理室的科研工作者们,追寻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落足的痕迹。

  2013715日至20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学术研讨会在拉萨成功召开。会议上,科研人员从PTS在极地与高山等偏远环境中的赋存状况,新型持久性污染物的毒性、长距离迁移、控制技术与策略等方面对我国在高山极地PTS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交流。环化毒理室的张庆华、傅建捷等科研人员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中的持久性污染物质的分布特征的学术报告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POPs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产生后,通过大气活动,在季风的作用下,逐步传输到该地区,然后在该地区聚集。这一般被称为高山冷凝效应江桂斌这样表示。

  而在极地,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实际上已经进行了长达4年的研究。近年来,实验室在南、北极的科考站,对土壤、海洋生物等进行了多项取样研究。

  张庆华研究员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尽管研究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他们仍然希望通过持续的研究,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应该说,这些年来,极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呈增多的趋势

  一般而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容易往低温的环境聚集。一旦低温环境发生改变,温度上升,它们就会重新开始迁徙。张庆华说,在极地地区开展相关研究,有着先天的优势。

  张庆华参加的“2013年度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旨在通过分析极地环境和生物样品中具有手性特征的有机氯化合物及其污染特征,进一步深入考察污染物的全球长距离传输途径及其区域环境化学行为,丰富实验室以往在南北极地区的研究结果,为探查POPs的迁移规律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为国际谈判提供参考

       江桂斌举例说,实验室郑明辉课题组,曾经成功研发出有效减少二恶英的方法:通过在废弃物焚烧设施中加入阻滞剂可以有效降低二恶英类的产生。

       而实验室曾经评估我国62个工业行业的二恶英排放,实际监测与理论模型相结合,得出我国年排放二恶英总量10.2千克,这个评估结果被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履约实施计划》所采纳。他们的监测数据与评估为我国9部委提出二恶英控制对策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在全球POPs的监测中,实验室在地球“三极”建立POPs远距离迁移研究基地,在全球POPs远距离迁移国际谈判中拥有了话语权。他们提出的二恶英的工业污染源排放特征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与推广。

       实验室提出的焦炭生产等行业存在多氯萘等POPs排放风险,研究结论在2012年和2013年被斯德哥尔摩公约新POPs审查委员会编制的技术文件中发布。草浆造纸、氯苯生产中二恶英类排放特征的成果被UNEP归纳为排放因子,以6种语言进行全球发布,供各国在评估这些污染源二恶英类排放风险时使用。

       2001年国际上签署了关于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这是人类保护环境的重要里程碑,我国政府于2004年加入该公约。

       江桂斌、郑明辉、王亚韡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或技术专家,32次参加在瑞士、乌拉圭、塞内加尔等国家召开的履约谈判,负责或参与履约成效评估、新POPs审议等工作,通过技术支撑,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我们在全球POPs监测计划中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履约支撑工作受到UNEP暨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的高度评价。”郑明辉说。

(文章转载自:《中国科学报》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1223/119902.shtml


2013年12月31日